大家真的不要活在泡泡裡面自我取暖了,什麼台北市自主封城啊,民眾好棒棒啊!確實是啦,早上上班的車少了,街上的人潮也少了,但破口呢?大家自己看照片吧!
這就是最大型的群聚,買菜的人潮,真的沒親眼看不知道有多震撼,其他市場我不知道,但我早上去採訪的這個,人就是這麼多,問了攤商,有人說六日人就是「比較多」啦!!照片中的還只是少部分,有些熱門攤商前排隊排了十幾二十個人,大家只差沒有前胸貼後背,排得很近,還有十幾二十個人擠在同一個攤位,也沒看到攤商有什麼酒精消毒的(或許有但我檯面上完全沒看到)。
先說我不是去買菜的,我是被叫去拍市場狀況的(我採訪的時候真心覺得害怕)。有些很嚴謹的消費者,全副武裝,口罩、防護面罩都戴了,但少數的害群之馬呢?我才拍多長的時間,就看到眼前有兩個攤商,口罩戴在下巴!下巴!!(上採訪車前害我焦慮到把整罐隨身酒精都快噴光了)。
拜託勸勸家中的長輩, 26號有11個人因為新冠病毒死亡,27號13人,昨天19人,死的幾乎都是60歲以上的長者,尤其四天前的統計,60歲以上的重症者近20%!愛趴趴走的年輕人也要注意,新北有一個36歲的死者(應該會算在今天的案例),病毒真的離我們很近,不要心存僥倖,就連我們公司都有兩個人確診了!
我知道飯要吃所以菜要買,但買菜有很多方式,分流啊、網購啊,不會用網路購物的長輩,家裡的小孩就得幫幫忙啊!攤商不能做生意生計一定會受影響,但台灣已經有多少業者被迫歇業了,一直這樣群聚,只會讓歇業、無薪假這件事情持續的擴大延長。要痛一下子還是痛好一陣子,不是很好選擇嗎?
我們都不想「今天出門群聚、改天就是家祭」(喔只能家祭,因為現在限定不能公祭喔),然後那些去找地下業者尋花問柳的啦,私下社交群聚的啦,聽說今天早上還有學校辦畢業典禮(我真的暴怒)!醫護有多忙,醫療資源有多緊繃,大家都沒聽見嗎?
沒有自覺跟同心協力,很快的確診的人就會是自己了!
然後想罵記者愛去擠的人,不用花心力留言罵我了,沒有人想主動去那些地方,我們在工作!我下班放假每天都待在家,根本不想離開一步,能WFH誰不想WFH。